飛機上終于可以使用手機了,傳說的手機“飛行模式”終于能飛行了。
從2017年10月,交通運輸部第五次修訂的《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(guī)則》開始實施,到今年1月16日,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《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(PED)使用評估指南》下發(fā),再到1月17日、18日,先后有兩家航空公司在飛行過程中,允許使用開啟飛行模式的手機,飛機上用手機,從之前被高調處罰的“違法”狀態(tài),進入了日常化服務。
關于這個改變這些年爭議頗多,網(wǎng)絡上對解禁使用手機的呼吁也不絕于耳,這些呼聲多以國外航空公司實際操作規(guī)定來例證。事實上,多年前,美國聯(lián)邦航空管理局和聯(lián)邦空管局的專門研究,發(fā)現(xiàn)當初禁止飛機上使用手機是缺乏科學依據(jù)的,于是在2013年全面廢除了禁用手機“飛行模式”的規(guī)定。之后不少國家和地區(qū)做了跟進。
但是,前幾年中國的相關部門的反應有一些慢,依然對飛機上使用手機案件進行嚴肅處理,不能用手機一度成為不可觸碰的紅線。因此,這次次中國民航解禁手機,是管理機構順應民眾訴求、打破以往過時規(guī)定的進步;航空公司快速響應“落地”操作,也是在滿足全球航空市場需求。
2017年,國際海事衛(wèi)星組織委托倫敦經(jīng)濟政治學院對機上WiFi服務的商業(yè)機遇進行研究。報告得出結論認為,機上WiFi服務具有在未來20年內創(chuàng)造一個1300億美元全球市場的潛力。那么,如何滿足機上WiFi服務,首先需要滿足的就是讓乘客能夠在飛機上使用手機。
其實,中國大陸航司從2016年起,陸續(xù)開始對其機隊進行改造,以便在航班上覆蓋WiFi服務。以東航為例,在解禁之前,該航司提供WiFi的航班每班次100個名額都會有大量空額,而在解禁手機后,有記者體驗表示100個名額需要“搶”,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。
這也再次印證了國際海事衛(wèi)星組織的調查,“如果沒有機上WiFi,將近一半(44%)的受訪者愿意更換航空公司”,而機上WiFi服務帶來的最大輔助收入機會就是在亞太地區(qū),“到2035年,亞太地區(qū)的航空公司將享有103億美元的輔助收入”。飛機上用手機的禁令終止,打開了一個巨量的藍海市場,其商業(yè)前景值得關注。
機遇同樣會帶來問題和挑戰(zhàn)。新政之后,在飛機上依舊不能夠進行接打電話等通信行為。因此,如何確保手機處于飛行模式,有待航空公司給出具體而明確的措施。
安全是民航飛行的底線;而安全措施應該有科學依據(jù),不能把沒有科學依據(jù)、落后的規(guī)定當成金科玉律。民航解禁手機,體現(xiàn)的是科學的尊重、對用戶意愿的尊重。